教务动态
教务处10月份月报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11-05

 

教学会议

一、召开10月份教学工作例会

10月14日,学校在图书馆第三会议室召开10月份教学工作例会。各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校聘督导员、教务处及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心负责人参加会议。学校校长李艳红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校长李开明主持会议。

会议上举行了首届校级教学督导员聘任仪式,李艳红为受聘教师颁发聘书。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心通报了9月份教学督导情况;教务处通报了本学期第一次教学常规检查结果,安排了近期的重点工作。

李艳红做了总结讲话,她强调:一要夯实教学常规管理,优化学生服务,畅通师生反馈渠道;二要坚持内涵发展,突出本科教育教学中心地位,深化产教融合与数智赋能,积极构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创新生态;三要发挥督导作用,健全质量监控体系。她要求各学院狠抓整改提升,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本次会议内容务实、重点突出,对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考试学籍

一、顺利完成2025年下半年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报名组织工作

109日至15日,教务处完成 2025年下半年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ETCO)报名组织工作。通过前期多渠道宣传动员,最终全校共有980名学生成功报名。报名结束后,教务处迅速推进后续工作,先后完成弃考学生报名费退费、考场科学编排及考试数据整理上报,确保考试筹备各环节无疏漏。

二、完成2025年下半年重修暨补修教学任务安排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教务处完成2025年下半年重修暨补修安排,并同步推进重修方式改革。借鉴省内经验、结合重修人数少的实际,采用“低年级跟班试读+自学”模式,不单独设班;同时首次实施课程冲突免听,允许学生自学重修课程。此外,针对上学期 5 名转专业本科学生,教务处已完成原专业课程认定,明确新专业补修课程清单,并规划于大二至大三学年完成补修。目前,所有安排均已在教务管理系统中落地执行。

三、组织开展《军事理论》第三批网课学习工作

10 月中旬,本学期第二轮《军事理论》网络课程学习正式结束。教务处第一时间完成前两轮课程成绩汇总,并同步上报至学生处,确保数据传递及时准确。针对复学学生未能参与前两轮学习的特殊情况,教务处迅速启动第三轮《军事理论》网课学习工作,于 10 月组织该批次学生开课。目前,第三轮学习已顺利推进,预计 11 月上旬完成全部学习任务。

四、处理小语种学生课程替代申请

针对外国语学院学生座谈会中反映的小语种学生学习诉求,教务处快速响应,研究编撰并发布《关于2025级高考小语种学生申请修读小语种课程的通知》。经严格审核,已批准2名本科学生通过线上慕课平台修读小语种课程,以此替代《大学英语》课程学习。后续,教务处将持续跟踪这两名学生的学习进展与效果,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小语种课程替代相关制度,更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制度建设

    一、本月陆续出台新的教学管理制度

  为持续推进教学制度建设,本月,经审定通过的一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正式印发并施行。该批制度聚焦微专业建设、教材立项、教学调停课、校内考试命题、学生学籍管理及转专业等关键环节,具体包括《陇南师范学院微专业建设管理办法(试行)》《陇南师范学院教材立项建设管理办法(试行)》《陇南师范学院教学调停课管理办法(试行)》《陇南师范学院校内考试命题管理办法(试行)》《陇南师范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陇南师范学院学生转专业实施办法(试行)》等六项文件,从制度层面为规范教学运行、保障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走深走实提供了明确依据。

实践教学

  一、筑牢实习安全防线

  10月份,教务处围绕实践教学安全,系统构建并落实“学校-学院-实习单位”三级责任体系,依托“校友邦”平台实现学生每日签到、周志提交与教师远程指导,建立安全日报制度,实时掌握学生动态。针对国庆中秋假期,提前发布安全管理通知,建立假期实习安全台账,强化特殊时段风险防控。

  二、推进实验室隐患整改 完成全校风险等级评定

  实验室安全方面,持续推进省教育厅检查反馈的30项隐患整改,目前已完成25项,剩余5项已制定明确整改计划。学校发布加强假期实验室安全管理通知,组织各单位开展节前安全自查。同时,建立三级责任体系,完成全校实验室安全等级评定,更新安全信息牌,实现风险可视化。

学科竞赛

    一、组织举行第六届甘肃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

    10月18日,由甘肃省教育厅主办、甘肃省新时代教师教育发展联盟协办的第六届甘肃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在我校成功举行。校长李艳红、党委副书记焦鹏宁、副校长李开明、镡旭东等领导,西北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王卫军,以及比赛评委、各参赛院校师生代表共同出席开幕式。

李艳红校长在开幕辞中强调,师范生是未来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其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教育发展质量。她指出,本届大赛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为目标,为全省师范生提供了展示与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平台,希望全体参赛学生坚定从教信念,夯实教学基本功,努力成长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本次大赛规模宏大,设有学前组、小学组、中学学科组及综合组等8个组别,覆盖全学段、多学科。来自全省10所院校的110名选手同台竞技,56名来自基础教育一线的优秀教师担任评委。大赛通过教学设计、即兴演讲、教学展示及教学反思等环节,全面考察选手的综合素养。比赛采用现场打分、全程直播的方式,确保了评审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

本届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省师范生搭建了展示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能力的平台,更促进了各师范院校间的交流互鉴,为推动我省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语言文字工作

    一、内蒙“童语同音”计划回访送教活动

2025年10月13-17日,我校推普团队赴鄂尔多斯东胜区、乌兰察布3旗县,以专题讲座(声韵调、机测指导等)、座谈及观摩交流等形式,提升当地学前教师通用语言能力,实施“童语同音”计划,为助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推普工作、夯实民族地区学前语言根基、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搭建了学习平台。

教师发展

    一、举办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

10月18日,我校成功举办“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广西、陕西、甘肃四省市的高校专家学者和教育科技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教师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

校长李艳红在开幕辞中指出,在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正在深刻重塑教育生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师教育深度融合,是面向未来的战略性工程,将为构建“人工智能+教师教育”新生态、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研讨会期间,广西师范大学唐素勤教授、兰州大学马志新教授、陇东学院王璇副教授等八位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作了专题报告。报告内容涵盖人工智能重构课堂教学范式、赋能师范专业课程升级、支持教师精准教研等多个前沿领域,系统探讨了智能技术在教师教育中融合应用的现实路径与发展方向。

本次研讨会为人工智能与教师教育的跨领域合作搭建了高质量交流平台,凝聚了发展共识,既是学校对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具体实践,也为培养适应智能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探索了可行路径。

 




上一条:学校召开11月份教学工作例会

下一条:党委书记向君调研指导教学管理工作

关闭




浏览量:

版权所有@ 陇南师范学院 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        电话:0939--3203556  地址:甘肃省成县河东区陇南路34号学术中心3楼(74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