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学位中心发起的一场学科“选秀”,正在拨动着国内众多院校的神经。
时隔四年后,教育部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向全国高校发出“自愿参评”的邀约。这场针对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已收到7400多个学位点的申请材料,涉及全国超过500个学位授予单位。10月9日,教育部学位中心发布消息称,第四轮学科评估过半申请材料已完成核查,进展顺利。按更早前的进度计划,这一轮学科评估的最终结果,将在年内公布。
尽管教育部门尚未公布“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具体操作方案,但2015年10月出台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已定下“以学科为基础”的基调。而这一轮有官方背景的学科评估也宣称服务“双一流”建设。在不少高校管理者看来,在新一轮学科评估占据有利位置,更有希望冲击未来的“一流学科”。
因循着冲击“一流学科”的逻辑,包括众多名牌大学在内的高校正有计划对学科设置进行“战略调整”——相对较弱的学科关停并转,集中力量办好“优势学科”。多名教育观察者据此分析,国内高校正逐步摒弃学科设置“大而全”、追求数量的思路,高校学科将进入“有进有出”、“有增有减”的新状态。
“一流学科”预选?
新一轮学科评估和推进“双一流”战略,这两者到底有没有联系,或者说有多深程度的联系?在忙着制订“双一流”建设方案和填报学科评估材料的高校圈,是一个富有争议的话题。
从时间轴看,教育部学位中心针对学位授予的学科评估,在2012年之前已届三轮;而“双一流”概念大热始于2015年,两者历史上并未发生交叠。不过有趣的是,“双一流”与985、211工程的框架不大相同,学科建设取代学校成为资源调配、经费支持的侧重点。这也就是说,优势学科、一流学科,是各大高校未来争取资源支持的重要依据。
从申报参评的情况看,这种时间上的巧合,让部分高校的管理者兴奋。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参评学位点和学位授予单位(除了高校,也包括社科院等研究机构)从2012年第三轮的4200余个和约390个,升至超过7400个和500个。
而事实上,高校依据学科评估结果争取经费支持已有先例。依据上一轮学科评估结果,财政部依据于2014年、2015年连续向高校拨付了“高校内涵建设经费”。而江苏、上海、湖北、浙江等地方政府将评估结果作为本省制定学科建设规划、经费投入与资源分配的重要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公开信息发现,国内许多高校提及迎接新一轮学科评估的信息中,均不同程度提及推进“双一流”建设。这些学校包括入列985、211工程的名牌院校。
南京大学就将前述两件事列为该校2016年的前两件重点工作。据南京大学新闻网,该校校长陈骏曾在春季新学期工作布置会指出,一级学科评估结果对学校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教育部对学校的绩效考核与财政支持。需要形成迎评战略思路与应对策略,展示该校学科建设发展的成绩,特别是要做好优势学科力争金牌和前三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些高校的积极心态甚至比南京大学有过之而无不及。教育部学位中心主任王立生早前在北京谈道,前几轮学科评估启动后,不少办学情况一般的大学很纠结,对参评保持观望态度,生怕评估结果不佳影响声誉;但这一轮不同,最纠结的是上一轮排名十分靠前的大学,担心“拿不到第一怎么办”。
一些激进的观点甚至认为,反映高校“绩效”的学科评估结果,将与即将公布的“一流学科”紧密挂钩。但王立生批驳了这种观点:今后哪些学校和学科跻身双一流,评估结果可以参照,但只是备选参考指标之一,千万不要盲目扩大了学科评估的功能。
而另一方面,业界还有声音认为,想通过参与学科评估在“一流学科”占位,实际上是一种功利行为。高校还应该关注学科建设之外的维度。
同济大学办学质量评估院副研究员樊秀娣表示,不能只是根据学科评估的结果机械地来扶植什么。现在的学科越分越细,而现代科技的发展需要的是综合的,会涉及到很多的学科。一流学科更多的是根据科技发展的趋势或者是需要,更提倡通过问题或者是做项目来解决。有需要解决的问题、科技上所出现的有价值的问题为导向,用项目通过扶植把真正有价值,有发展空间的、有需求的学科发展。
“如果某个学科评估拿到好的结果,高校可以拿来做招生、引进师资的宣传,从而更进一步强化优势学科。这个优势学科也就离一流更近了。”南京审计大学教授徐振宇说,“学科评估至少给高校们一个梳理自身学科设置的机会。”
保住优势学科
类似南京大学保住优势学科地位的声音,在这一轮学科评估中不在少数。高校不可能是科科都强的全能冠军,因而“保优”的另一层含义是扬长避短,隐藏弱势学科。
在上一轮学科评估中,部分高校为了保住优势学科,采取了内部资源调配的“扯被子”方式,将其他学科的成果“归入”较强的学科,集中力量冲击较高的“排位”。长期关注教育的全国政协委员、社科院研究员李蓝对这种现象早已耳闻目睹多次。这显然是一种投机取巧的方法,并未反映学科建设的真实一面。
这一轮学科评估已经关注到这一点,祭出了“绑定参评”的“杀手锏”。具体操作方法是,同一学科门类中,本单位具有“博士一级”、“博士二级”或“硕士一级”授权的一级学科须同时申请参评。这一规则几乎堵死了将学科成果转到相近学科名下的路子。
因而要规避弱势学科对高校参评的影响,就需要走另一条路——直接将弱势学科“杀死”。这一轮学科评估有趣的现象是,不少国内高校已预先对学科设置进行“战略调整”的手术,一些相对弱的学科已实现“关停并转”。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0月19日的通知,来自25个省份的175所高校大幅撤销576个学位点。其中,撤销学位点最多的是浙江大学,高达34个,其中包括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点26个。其次是中南大学 撤销26个学位点,北京理工大学也撤销了20个。根据不少高等教育观察者的解读,这里面有部分高校学位点不合格的因素,也有高校优化学科布局的原因。
徐振宇告诉记者,他身边已经出现不少这样的例子。而由于一些学位点撤销,高校之间出现了一拨人才相互流动的小高潮。“某个高校撤销学位点而流动的人才,很可能是另一个高校某个学科需要的人才。由于人才的流入,某些学科的实力得到增强。”
这也就是说,在高校内部的学科优化之外,跨高校的调整流动同样在优化学科布局。
对此,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洪捷却有些担忧。他从反面指出,撤销学位点同样也需要警惕。因为仅仅从排名状况来评价一个学科有时候是有问题的,很多学科还需要培植的过程,不是一开始就能排名靠前或者发展很好。学科增点和撤点有它的标准,但是也会有一些非理性的力量影响。
(来源:教育新闻网)
|